100元1个小时快餐_万花楼QM论坛,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聚凤阁全国统一入口

400-118-5115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海光与中科方德联合发布AI+工业设计一体化解决方案:以软硬协同与AI赋能智能制造

时间:2025-03-28 17:05:03 点击:

海光与中科方德联合发布AI+工业设计一体化解决方案:

以软硬协同与AI赋能智能制造

 

在智能制造浪潮下,工业设计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环节,正经历从传统工具依赖到智能技术赋能的深刻变革。近日,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与中科方德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方德”)强强联合,正式推出AI+工业设计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深度融合海光算力硬件与中科方德操作系统及AI模型,打造安全、高效、全栈国产化的工业设计新平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强强联合:海光与中科方德的核心优势

中科方德:国产操作系统的生态破局者

中科方德凭借自主研发的方德桌面操作系统V5.0方德鸳鸯火锅平台V8.0,在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上实现重大突破:基于自主研发的方德桌面操作系统V5.0+方德鸳鸯火锅平台V8.0,可原生适配支持200+款主流设计工具,用户无需切换系统即可高效运行。基于方德高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V4.0,针对海光芯片深度优化,在文件系统读写性能、内存带宽性能、系统反应时间与带宽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可集成DeepSeek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数据分析等领域展现强大能力,可赋能设计文档生成、智能纠错、知识库交互等场景。

海光:国产算力硬件的领军者

海光作为国产高端计算芯片领域的标杆企业,其DCUDeep-Learning Computing Unit)系列加速卡以卓越的并行计算能力著称,专为深度学习、大规模数据分析和复杂模拟场景优化。例如,海光DCU支持FP32、FP16等多种精度计算,为工业设计中的3D建模、流体仿真、结构优化等计算密集型任务提供强劲支撑。

 

解决方案核心:AI驱动的工业设计全栈能力

软硬协同:高性能算力与操作系统的深度整合

方案以海光DCU加速卡与服务器为硬件基座,搭载操作系统产品及方德鸳鸯火锅平台,形成“算力+系统+应用”三位一体的架构:

1)算力层:海光DCU提供超强并行计算能力,支持工业设计软件的物理仿真等任务,处理效率较传统方案有较大的提升。

2)系统层:方德操作系统通过内核优化与资源调度算法,最大化释放硬件性能,同时通过安全沙箱技术保障设计数据隐私。

3)应用层:方德鸳鸯火锅平台原生适配Windows平台主流工业设计软件,用户可在同一终端无缝切换CAD建模、CAE仿真等工具,摆脱多系统切换的烦琐。

 

AI能力赋能设计全流程

通过智能设计辅助实现自动化建模与优化,基于DeepSeek模型的生成式AI可根据输入参数生成方案并迭代优化,同时多模态数据分析能解析图纸、文本、传感器等数据以识别设计矛盾;在知识管理与协作方面,智能知识库整合历史数据与行业标准,支持自然语言检索,AI还能实时分析多团队设计差异并推荐融合方案;仿真与验证环节利用海光DCU算力和深度学习加速流体、热力学等仿真预测,并通过计算机视觉自动检测3D模型的制造缺陷。

 

方德桌面操作系统+方德鸳鸯火锅平台提供工业一体化解决方案

基于方德桌面操作系统+方德鸳鸯火锅平台提供工业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持数码大方CAD/CAE、中望CAD、浩辰CAD、华天CAD国产主流设计软件;支持新迪3D全系列产品(新迪3D、3D云盘、企业资源云库等),支持复杂装配体建模与云端协同设计;支持构力科技BIMBase、PKPM系列软件产品,支持大体量BIM模型高效渲染,满足多专业高效建模与交付需求。同时,中科方德联合航天云网联合打造基于海光平台的全国产化工业数据运维解决方案,实现设计-制造全流程数据闭环管理。 



 


客户价值

方案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消费电子等行业,并实现安全、效率与成本的三重突破:

全可控:全栈采用国产硬件与操作系统,满足等保2.0与行业合规要求;

效率跃升:AI辅助设计将重复性工作自动化,工程师可聚焦创新,整体设计效率提升;

成本优化:一体机开箱即用,减少软硬件采购与运维成本,AI驱动的资源调度使算力利用率提升。

 

未来展望:共建工业智能生态

海光与中科方德将持续深化合作,实现目标:

生态扩展:联合CAD/CAE软件伙伴,打造覆盖“设计-仿真-制造”全链路的工业软件生态。

行业赋能:面向中小企业推出轻量化版本,降低AI应用门槛,助力“中国智造”普惠化。

 

AI重新定义工业设计的边界

海光与中科方德的此次合作,不仅是国产软硬件技术的里程碑式融合,更是AI赋能实体经济的最佳实践。通过将高端算力、操作系统与工业场景深度结合。未来,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进化,这一平台或将催生更多颠覆性创新,开启工业设计的全新时代。